首页 其他小说 历史军事 女频言情 奇幻玄幻 排行 最新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88章 募兵制

作者:风天玄 字数:4507 更新:2024-05-20 01:17:46

  第88章 募兵制

  【说到此处,就要说宋朝的军事情况。

  与唐朝府兵制不同,宋朝施行募兵制,这是在太祖赵匡胤时期就确立的“祖宗之法”。

  募兵制不是先前的“战时当兵,闲时务农”,而是通过让百姓自愿从军,来组成宋朝的军队,再由朝廷分发军饷、承担军费,这些士兵就依靠朝廷分发的军饷日常生活,不从事其他生产工作。

  募兵制有两点好处,一方面,自愿参军的百姓战斗力要高于那些强制参军的人,赵匡胤希望借此保证精锐军队的高战斗力;另一方面,军队的一切开支都依赖于中央朝廷,这也让赵匡胤能够将军权切实把握在中央手中。

  这使得募兵制看起来非常美妙,起初确实如此,宋朝的禁军的高战斗力有一部分也来源于此,同时这一制度也维持了宋朝社会稳定。

  但是到了后面,募兵制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拖累。

  一方面,由于宋朝的士兵都是职业军人,因而很多人都变成了终生制,也就是说,哪怕他白发苍苍、根本无力作战,也有可能依旧在领朝廷发放的军饷。这样的人一多,既拖累了军队的战斗力,又加大了朝廷的财政负担。

  另一方面,施行募兵制的朝廷在后来日益滥用这一制度,将军队、主要是地方厢军当成了收容流民、罪犯的最佳选择,也就是“以募代赈”。而有宋一朝,由于不抑土地兼并,失地流民的数量极为庞大,由此给朝廷财政带来的压力也极为庞大。

  到北宋中期养兵费用已达五千万贯之巨,占国家财税收入的70%~80%。

  宋朝的军队,从开国时的二三十万精锐,急剧膨胀,到了第四位帝王宋仁宗期间,就达到了一百四十余万。】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无言以对。他完全不知道说些什么,颇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自己采用募兵制,本是好意啊?朕一直想要的,都是收复燕云啊!

  他看向自己的两个儿子,声音低缓:“你们两个,知道朕设立募兵制度的用意吗?知道募兵的要求吗?”

  兄弟二人收起看到军队人数的不可思议,认真答道:“儿子知道。”

  赵德昭庆幸自己对这方面曾经了解过,赶紧说起募兵时候的要求:“要检查身高、视力、走步骑马……身高,应该是五尺八寸以上是上等,五尺五寸以上是合格……”

  赵匡胤点点头,知道他没记得那么清楚,也不为难他。

  其实,实行募兵制的军队成为安置流民的地方,他并不很奇怪。说到底,他在创立制度时就已经想到,也默认将这一制度变成安定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但,军队人数如此膨胀,还是超乎了他的预料。

  这么多人,财政如何处理?需要钱的可不止是军队。

  况且,如此多人成为了士卒,那民间情况究竟糜烂到了何等地步?他为了安抚武将等,不抑兼并,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吗?

  唐朝,贞观三年。

  小太子李承乾吃惊地看着神迹中罗列出来的数字:“阿耶,一百四十余万军队!”

  不止他吃惊,贞观初年的这群人全都看的有点抽抽。眼下是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不需要朝廷完全供养,全部军队大约也就是六十万上下,而此次李靖攻打突厥,也不过带了十万余人。

  一百四十万军队,不说能不能养得起,单单人数本身就是一种负担。此外,这些成为职业士兵、不事生产的人中,有多少是应当去耕作的壮年男子?难道不会出现土地抛荒的问题吗?

  “这宋朝朝廷究竟有何敛财手段,他们的财政系统是如何运行?”李世民有点好奇,又有点羡慕,宋朝能以七八成财政收入养活百余万军队,该是多有钱!这样的方法,不知我大唐能不能借鉴一二。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看着数量惊人的士兵,真宗赵恒也幽幽叹息,感叹自己为君不易:“为了养活这些人,朕度茶、盐、酒、税以充岁用,将这些东西都官办经营,才没有额外增加赋敛,劳累百姓。”

  一旁,丁谓等人闻弦歌而知雅意,赶忙道:“官家体贴百姓,德泽在民,勤守天下,实乃我大宋官员百姓之福,是万世之安之道啊!”

  至于土地兼并,那都不重要。

  【那么,自宋太宗开始、真宗确立的“以文驭武”制度下,文官掌管军队的具体情况又如何?

  先前说,文人不知兵。但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文人论兵,声容盛而实衰。

  文人掌握军队权力,加上培养将才的需要,朝廷解除了禁兵书的政策,开设武学、设立武举,并将兵学纳入官学。元丰三年,宋神宗诏命“校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等书,镂版行之”,形成了“武经七书”。

  在此情况下,文人踊跃参与论兵,写出了大量兵书。有宋一朝,兵书则多达347部,1956卷,数量远远超过前代。此外,还诞生了新的兵书种类,如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武经总要》,第一部军事人物和史事评论集《何博士备论》,第一部分门别类论述谋略战法的《百战奇法》,第一部军事制度史《历代兵制》,等等。

  这些都是好的方面。】

  看到此处,宋朝的所有文官都心潮澎湃、骄傲不已:看吧,这都是我们的功劳,没有文人积极推动,兵学如何能够成为正规官学的一部分、获得正统地位?没有文人积极论兵,单凭那些粗鲁武人,如何能著出如此多兵书?

  声容盛而实衰,未必!我们维持盛大声容,如何不能推动那些兵卒们变得强大?

  只不过,我大宋作为圣人之国,如何能够随意起刀兵,尽做些不义之战?如何能够滥用暴力,而非谨慎对待战争?

  特别是大中祥符三年的赵恒和他的一众亲信官员们,他们不仅获得了夸奖,还觉得自己之前的推论得到了肯定——文人饱读书籍,如何能是不知兵呢?

  

  汉朝,元狩四年。

  列座朝中的诸位军功公卿们,以及一些对兵法颇有心得的将领们,都隐隐约约嗅到了一股微妙的、令人不悦的气息——文人掌兵,还创立出诸多兵法兵书,还有那武学武举……这些,不会都是儒家思想指导之下吧?

  那兵家还是兵家吗?还是,只能是儒家化的“兵家”了呢?

  唐朝,贞观三年。

  尉迟敬德则是仗着自己眼光锐利,笑道:“陛下,快看,这武经七书里面有一个《李靖问对》!”

  众人一看,果真如此,纷纷笑开。

  “不愧是药师,可与孙吴并列!”

  【但是,这些赫赫扬扬的著作却并没有带来与其数量成正比的正面增益。

  首先是文人本身的问题。文人论兵,坐而论道,远离军事实践,既不能以兵学理论指导军事实践,又不能将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的发展提炼为新的兵学理论。

  同样,在文人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武学武举,制度并不合理,且更多是文人假途,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将才。

  而文人论兵中的思想,则毫无疑问是在儒学主导下的思想,“以儒为本,以兵为末”,还严厉批判传统兵家的“诈”“利”等功利主义思想,讲求儒家的道德主义传统,而这些都并不符合实际需求。

  那么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宋朝,又会是何等面貌?

  消极防御,大谈和平。

  整个宋朝,在战略决策上,道义原则优于利益考量,“慎战”往往成为“避战”“畏战”的托辞。而体现在社会风气上,则是一味排斥暴力,导致尚武精神沦落,军事发展缺乏持久动力。

  这些具体到国防领域,则是防御性愈发加强,而不再谈论主动出击。国防战略上的功利色彩逐渐淡化,强调战争对内政的破坏力,宣扬“以德怀远”。

  再加上宋真宗赵恒开始确立“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政治规则,将不轻易动兵、专注于内变成了祖宗之法——政治规则的一部分,于是更加难以动摇。

  但是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更得不到。

  在实力衰落的王朝末世,防御战略更是易于沦为消极防御。

  而纵观宋朝风气转变,虽也有官员和皇帝尝试主动对外发展,但总是未能成功。】

  宋朝,开宝元年。

  “朕怎么不知道朕反对动刀兵了?朕这两年之所以对内休养生息,那是在为消灭北汉做准备啊!”赵匡胤别的不说,起码,对这个“祖宗之法”是目瞪口呆,完全无法理解——后世子孙们,燕云十六州收复了吗?汉唐故土收回了吗?怎么就开始专注内政、消极防御了?

  赵光美思考半天,带着些许对赵光义的幸灾乐祸:“大哥,这不会是二哥开始的专注于内吧?”

  赵匡胤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眼看之前赵光义就没打过辽国,不会是后来一直没打过,产生了畏惧之意,就不想着收复故土,转而给自己披一层好看的外衣、说要专心内政吧?

  他放下这个问题,转而追究另一个关键点:“就算是赵光义这王八蛋玩意儿不争气,不敢去收复故土,搞出了专注内政,那怎么不提朕呢?朕可是一辈子都想着要对外动兵、恢复故地呢!”

  他开始阴阳怪气,“不愧是庙号真宗啊,真真是真心尊奉孝道、敬爱父祖!”赵光义的好儿子,我这个大伯又如何能作数?

  (此处是阴阳怪气,不是真宗庙号的真实含义,真宗实际上是“为人好玄虚”,不算是个好庙号)

  殿内几人有点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句话。

  赵匡胤也没让他们尴尬太久,很快换了一个话题:“朕观之言,大宋后世君王都尊奉儒学,连国防都不讲究利益了,还宣扬这什么‘以德怀远’的笑话,这到底是为何?”皇帝搞文武制衡就算了,怎么还愿意如此作为?

  想了半天,赵德昭率先开口:“儿臣记得说是我大宋自二叔开始崇文抑武,文官还掌握了人事、财政、军事等权力,会不会是文官们影响了皇帝?”

  “文官的影响力有这么大吗?”赵德芳有些疑惑,“看起来我大宋后来也没有处在一个十分安稳的环境里,那皇帝们就没有意识到没有强大军队,根本不能奢求和平吗?”不说别的,就大宋开国前,混乱了数年的五代十国,哪个敢搞什么消极防御、以德怀远?

  皇帝们难道看不到历史吗?

  “不,文官的力量本身可能确实没有那么大,”赵匡胤暂时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但是为了压制武将,皇帝向文官给出的权力太大了,甚至形成了传统,进而形成了完整强大的利益共同体。

  后世的皇帝未必不能对文官进行清洗,但如果大多数文官都在这方面站一个立场,没有绝对决心的皇帝又如何下手?况且,他们看起来也一直都在坚持以文驭武的方式,缺不了大量的文官。”

  文官在面对武将时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全都倾向于压制武将,这本身与那些后继之君的行为利益都是一致的,皇帝或许也不是很想只能防御,但更不想动摇以文驭武的格局。那么,武将的地位必然不可能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也大概率不行。

  如此一来,当然还是搞一搞防御、宣扬德治更加方便。

  更何况,他可不相信赵光义这根歹竹,能出多少怀抱绝对决心、敢为天下难的进行彻底变革的好笋,能有一两个就了不起了!

  至于天幕最后所言,也有皇帝大臣试图对外收复故土却未能成功,那就还是军队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是要靠他这个太祖来解决,再加上一个合格的太宗稳固政策的正确走向。还是那句话,能够改变政策的最佳时期,是开国阶段。

  他要抑制五代以来武将的骄狂犯上之风,但也要打造一个文武并重的局面,以此保证军队战斗力,使文官势力不过于膨胀,也让宋朝不至于出现所谓的“专注于内”“以德怀远”的情况。

   这里用的是一尺=31cm,一寸=3.1cm

    赵匡胤是老二,老大早亡,这里就把赵匡胤叫大哥了

    

   

  (本章完)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